“锁钥南滇,咽喉西蜀”,这是人们对“秋城”昭通的印象。自古以来,昭通就是云南通向四川、贵州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除了昭通古城、鸡鸣三省、天台山溶洞等地理标识,道地药材昭通天麻无疑也是这座滇东北重镇的城市名片之一。昭通地区11个市县,均有野生天麻生长的最适宜的环境,产量之高,质量之好,在全国各天麻产区中雄居榜首。
彝良县小草坝,拥有多公顷原始森林,是中国最著名的道地天麻产区之一。
说起昭通天麻,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年(清乾隆五十年),四川宜宾知府精选极品昭通天麻,为清高宗弘历祝寿。风气一开,各府县官吏纷纷将天麻视为朋党之私、晋升之阶,成为时弊。直到晚清迄至民国,每年天麻采挖节令,各地官商云集至此,日上市量达千余公斤。
上世纪70年代,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上,“中国小草坝天麻”标价高达每吨12万元,求购者仍络绎不绝。
小草坝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实无空心,品质优良,是世界上天麻的顶级代表,史有“云天麻”之称。其天麻素、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优于省外主要产地的品种。如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3%,是陕西汉中天麻的2.1倍,是湖北恩施天麻的4.1倍。
中医典籍对天麻的用途记载较多。《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开宝本草》记载,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对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的治疗作用均有详细记载。
《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除了药用价值,天麻在食疗养生方面的保健功效也被人们所熟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有“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的诗句,其中的“赤箭”即为天麻,可见唐代已把黄芪、天麻制成药膳了。《本草纲目》也记载了天麻的多种食用方法,如“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将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
在业内人士看来,闻名世界的小草坝天麻,之所以多年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源于其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和菌种特殊性。这是小草坝天麻与生俱来的优势,不可复制。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摆脱“固步自封”的困局,昭通天麻必须寻求突破。
为此,彝良县以产业政策为保障,以天麻种植大户为基础,以天麻“两菌”实用技术推广为核心,以协会为纽带,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天麻产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实现产值15.28亿元,其中种植产值9.18亿、加工产值6.1亿。
彝良县还在小草坝乡乌葩岭建成了全国第一家以展示天麻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天麻博物馆。目前,该馆已基本完成布展并投入试运行。
如今,昭通天麻正告别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走在规范化、标准化、集团化生产的创新之路上。绿色、高效、生态、环保,将是未来昭通天麻产业化发展的新方向!
中科UM-D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