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余磊,是一名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年初,根据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组织部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区林业局工作安排,派驻到七星关区野角乡大水村任村第一书记。 三年来,在我们村干群团结发展下,野角乡大水村98户人贫困户现已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27%下降到0。全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村集体经济累积32.9万元,全村于年脱贫,并被评区先进示范村。
初到大水村时,我除了之前在单位查阅到的部分资料,其他的都是一片空白;经包村领导安排和村委同志们的积极配合,深入群众摸排核查,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与胡俩国、甘大成、李忠正、吴道雄等村户贫困户和部分非贫困户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交谈;对全村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有了基本的思路。 进村入户工作是锻炼人才的“大火炉”,脱贫攻坚既是冲锋陷阵的战场,也是学习基层工作的宝贵平台。年我就读大学时期入党,年参加工作,系统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学到了机关工作的业务能力。参加这次宏伟的脱贫攻坚战役,能让自己将所学所能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自己的党性修养、业务水平、人生阅历等方面是一次全面的提升。
和群众召开院坝会
从大水村实际出发,我带领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三委通过召开农户院坝会、村民小组会、村党员群众代表会等方式,以大水村如何发展百姓说了算、大水村好不好百姓说了算为工作思路,科学规划布局水、电、路、讯、房建设。
年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竣工完成,户农户家自流通水;全村通村通组路17.6公里全部硬化完成,余户入户路余平方米硬化竣工验收;-年大水村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34户,院坝硬化余平方米,实现应改尽改;通讯和电力建设在市区统筹下逐步实施。
如何能高效高质量脱贫,产业发展是硬动力? 经过入户走访核实,我们发现上大水组水资源优良、地形为半盆地型,特别适宜发展种养殖业。在上大水组发展初具成效的产业中就有羊肚菌、石蛙、娃娃鱼等;大水村森林资源丰富,海拔均在米以上,山上腐殖土丰富,林下种植仿野生天麻条件非常良好。
根据大水村的优势条件和发展现状,我和村委商议,大水村的发展,需要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让原有的产业再上一个台阶。向局领导汇报后,区林业局多次派技术人员指导大水村尖山组、丁家寨组等地方发展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区政协领导更是多次到大水村石蛙养殖、羊肚菌种植调研,并协调多方力量帮助发展。
查看食用菌种植情况
经过努力,大水村年大棚蔬菜种植个,其中村社一体项目大棚22个,用于发展羊肚菌、辣椒,年共收益90余万元、利润30余万元,覆盖了上大水组、下大水组、新坡组、团结组贫困户共42户;丁家寨组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亩,覆盖贫困户8户,根据项目资源对口条件,成功帮助申报区级特色奖补资金15万元。
年种植刺梨亩,覆盖新坡至团结共四个组贫困户38户;尖山组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亩,覆盖贫困户21户;石蛙养殖扩建至48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化;年大力发展村社一体领办合作社林下养殖跑山鸡项目,目前饲养本地鸡、凤翔鸡、金陵鸡等0.9万余羽,预计年收入.4万元、利润50.4万元,带动全村贫困户98户分红10万元。
现大水村所有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各项产业蓬勃发展,但这不是终点,而是巩固脱贫成效、开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下一步我和村委将积极推动羊肚菌、娃娃鱼、石蛙、林下仿野生天麻等产业专业化发展,优化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合作社+农户等利益链接机制,争取更多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让专业种养殖合作社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 回望三年来的工作历程,有心酸也有快乐,这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未来我将继续在大水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民整理
见习编辑李贝多
编辑肖慧
编审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