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九江新闻网
近年来,酒驾的危害可以说深入人心,但另外一种同样可以造成危险驾驶隐患的“药驾”,却往往被大家忽略。今天,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药师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七类服用后会影响驾驶安全的药品。
“药驾”,顾名思义就是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昏、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
从广义的药驾来讲,酒精其实也属于药物的一种,但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中,都将药驾和酒驾分别描述。主要是因为除了更为常见外,酒驾的判断可以通过呼气酒精浓度或血中酒驾浓度的检测结果快速判读,有明确的指标范围。但引起药驾的药品种类很多,而检测方式技术要求更高,存在缺乏药物筛查标准,所以大家对药驾的意识尚待提高。
目前最为人们所知的可能引起药驾的药品应该是藿香正气水,它是含有酒精的制剂。除此之外,还有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十滴水、感冒止咳糖浆等制剂中含有酒精。这些中药制剂可能成为引起药驾或酒驾的隐患。
除了制剂原因,还有一些药物,因为本身的药理作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驾驶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七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应禁止驾驶。这些药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包括:
这些药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甚至超过了酒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药外,有的中药也可能会有药驾的风险,比如天麻中含天麻素,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有抗疲劳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出现烦躁不安现象。
无论是何种药物,都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当的用药行为会造成包括药驾在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在这里指出三种服药习惯最易发生不良反应:
这三种服药习惯要不得
无论是专业驾驶员,还是普通民众,在服药期间都应尽量避免开车上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如果服药后出现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头晕、耳鸣、视物不清、辨色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驾驶行为。
那服用这些药多久能开车呢?由于药品种类不同,血药浓度下降所需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来说,服药后至少需要6-8小时后才能驾车。